尊龙凯时-人生就是搏! 你对篮球的热爱有多深?“如果可以,我愿意一辈子打篮球。”这句话是21岁的陈洋在七年前杭州师范大学体育馆的角落说的。当时,他的左手手指因骨裂隐隐作痛,但他还是在SCBA联赛中强忍疼痛,直到比赛结束,汗水和冷汗浸透了他的球衣。七年后的浙BA赛场,杭州赛区的重头戏上,陈洋不仅以31分的佳绩助力上城104∶74战胜拱墅,全场观众也高喊着他的名字。比赛结束时,他3岁的儿子扑进他的怀抱,骄傲地说:“爸爸真棒”,并给了他一个香吻。他的笑容,仿佛回到了七年前那个满怀激情的年轻人。
从“小鲜肉”到“陈老师”,篮球始终是他不变的信仰。生于1997年的陈洋,1米89的身高、阳光的笑容让他成为别人眼中的标准“小鲜肉”。但在这外表的“鲜”下,却隐藏着18年的篮球旅程。“我第一次摸到篮球的时候,就像被施了魔法,即使扭伤脚踝、骨折手指,我也停不下。”即使医生建议他静养,他依然会偷偷跑去球场,经常练习。“我就是闲不住,心里总想着摸球。”他在篮球场上的努力并没有白费,赢得了2015年浙江省大学篮球联赛冠军、2016-2019年浙江省大学生优秀运动员等诸多荣誉。这一切的背后,是无数个练习的夜晚。
在大学时期,陈洋一度浮躁,脑海里只想着个人得分,直到教练郦飞的一句“篮球不是一个人的秀”让他猛然觉醒。如今在浙BA赛场,当被问及是否想刷新69分的个人纪录时,他毫不犹豫地说:“球队的胜利才是最重要的,个人得分并不重要。”从那个渴望展示自己的少年,到现在懂得“篮筐下没有孤胆英雄”的核心球员,篮球教会了他许多,远不止于赢得比赛。
现在的他是杭州市采荷中学的“陈老师”。执教七年以来,学生高紫涵永远记得他常说的:“训练时流的每一滴汗都叫进步。”七年前的他在健身房用弹力带锻炼小肌肉群,如今的他则和学生们在篮球场中共同成长。对篮球的热爱,承载着他从大学操场到中学体育馆的执着,亦是传承的力量。
七年前,陈洋谈起篮球的眼神无比坚定:“科比的意志力,我一辈子都学不完。”当时他受着手部伤痛,还是坚持练习右手运球,理由简单而纯粹:“我要让自己的手不生。”现如今,他的手臂上为学生的训练留下了几道浅浅的伤痕,那是他热爱篮球的印记。而更感人的变化发生在随后的赛后时刻。当3岁的儿子在一旁自豪地说出:“我能拍50个小篮球”,他蹲下来和孩子击掌。就像教练当年拍拍他的肩膀,轻声告诉他:“慢慢来。”
他告诉自己:“打这么大型的比赛,是为了让儿子看到爸爸在场上的样子。”此时,他眼中不仅有着当年受伤时的坚韧,更多了一份温柔。七年前在父母的支持下追求篮球梦想,如今,他把这份支持变成了给予儿子的篮球启蒙课。在场边,学生们追着喊“陈老师好棒”,而场下儿子则在数着“1、2、3……”拍拍篮球。在他心中,对篮球的热爱已成为一场跨代接力。关于“一辈子打篮球”的约定,他依然在继续书写下去。尊龙凯时-人生就是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