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有网友曝光了一个让人惊讶的现象。有人表示,月薪三万的人竟然都跑不起马拉松。经过调查后,我们才意识到,参加一场马拉松的费用实际上非常高。随着马拉松逐渐升温,报名的人数也日益增加,中签变得愈加困难。在二手市场上,马拉松的直通名额甚至被炒到几千元,这令很多人感到困惑,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愿意花钱去跑步呢?如果大家有想法,可以一起讨论讨论。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
根据网上流传的数据显示,今年3月下旬的无锡马拉松吸引了来自64个国家和地区近43万名选手报名。马拉松的中签率约为600%,而半程马拉松的中签率为326%,欢乐跑的中签率也高达459%。在本地参赛的跑友费用大多在500元以内,而跨城参加的成本通常在1000到3000元之间。一部分跑友为了确保在低中签率情况下成功参赛,也让二手市场上出现的“直通名额”价值倍增。
在闲鱼等二手平台上,有不少“直通名额”的链接,其价格从499元到1500元不等。以大连马拉松为例,链接显示售价高达1500元,且“名额有限,不议价”,这几乎是官方报名价格的十倍(大连马拉松的全马报名费仅为180元)。这个问题迅速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与讨论。
一些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。一位网友发帖称,他前几天想报名参加半马,结果得知要收100元报名费,觉得无趣遂放弃了。他表示,钱不是问题,只是为了跑步还要交钱,没有必要。另一位网友评论道,参加正式比赛可以感受到更深层的成就感,也能在社交平台上炫耀,因而这种心理满足占据了其参与动机的大部分。
还有网友提到,尽管自己在2015年开始跑步并在次年参加了马拉松,但此后再未参与赛事,认为经历和资金都限制了再次参赛的可能性。有人问过单位的一位跑步高手,他则表示,花钱跑马不如用这些钱为家人改善伙食。对此,一些跑者则强调,兴趣是决定是否参与的关键,若没有对马拉松的兴趣,自然不会关注相关话题。
某些跑者愿意为他们的热爱支付溢价,这就像音乐节的门票和限量球鞋一样,皆存在溢价的逻辑。然而,马拉松归根结底是一项回归本真的运动,其装备、旅费和名额费用应量入为出。真正的跑者不应因参赛成本而放弃奔跑,公园、绿道也可以是丈量热爱的地方。运动本身没有门槛,当赛事更贴近大众时,或许这就是马拉松文化最健康的体现。对此,你有何看法呢?
在追求运动的过程中,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最为重要。在这个过程中,尊龙凯时-人生就是搏!鼓励每一个热爱运动的人,无论是为了赛事参与还是个人的锻炼,真正的挑战在于超越自我,享受每一次奔跑的快乐!